
北京儿童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沈叙庄 沈叙庄,女,主任医师,博导,教授,呼吸科兼任教育处研究生管理。沈叙庄教授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三十余年,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有较高造诣,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及抗感染疫苗制备、免疫预防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2003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北京市卫生系统评为"十"层次人才。儿科学重点学科及教育部省部共建儿科学重点实验室感染专业学科带头人。曾承担科技部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科技部863专项多项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学术文章190余篇, 其中SCI收录48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1项,排名前三。对常见呼吸道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喘息、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的病因、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社会任职: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成员、2卫生部传染病标准化委员会委员、3卫生部药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委员会4、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5、国家及北京市药理学会委员、6、亚洲耐药病原监测网(ANSORP) –中国区研究者、7、国际SCI BMC Infect Dis 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临床儿科杂志编委、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国际儿科杂志编委、循证医学儿科杂志编委、中华儿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 | 主任医师 | 呼吸一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蔺琪 蔺琪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从事儿童眼科专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小儿眼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儿童角膜病,斜视,上睑下垂,小睑裂,难治性弱视,泪道疾病,高度近视等。对先天性角膜混浊,儿童角膜移植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骨干,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 主任医师 | 眼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王雪莲 王雪莲,女,主任医师,特级专家,呼吸专业。40年来一直在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工作。25年来从事小儿呼吸专业工作,对小儿长期反复发热,咳嗽或咳喘,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及哮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获得“儿童肺炎链球菌菌型分析与临床”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北京地区1990-1991年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获中华儿科杂志优秀论文奖。 | 主任医师 | 呼吸一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曾健生 医生简介: 曾健生,男,主任医师,副教授。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85年9月考入江西医学院学习,1990年6月毕业后分配至江西省儿童医院工作;1994年9月考入首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997年6月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儿童医院工作至今。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在意大利PADOVA医院进修学习。2007年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11月晋升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急危重症的诊治,包括呼吸支持的方式和方法、感染性休克的诊治和持续血液净化疗法等。对小儿重症的早期识别与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 作为负责人完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感染性休克时胃粘膜PCO2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了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小儿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流行病学调查、复苏效果评估及规范化培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 ,其中SCI论文1篇,获优秀论文奖3篇。 | 主任医师 | 重症医学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钱素云 钱素云,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博士学位。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在美国BUFFALO儿童医院PICU、纽约MONTEFIORE儿童医院PICU和意大利罗马BAMBINO GESU儿童医院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科危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包括各种感染性疾病(如重症肺炎、脑炎、严重脓毒症、胃肠道感染、手足口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衰竭、中毒及意外伤害、休克的诊治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宋庆龄基金儿科成果奖、第二届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研究基金、首都特色、扬帆计划、儿科协同等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译)/副主编(译)专著10部。牵头制定《中国儿童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危重症儿童营养评估及支持治疗指南(中国,2018)》、《儿童脓毒症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等,并为我国《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书籍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 主任医师 | 重症医学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张诚玥 张诚玥,男,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眼科主任。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及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访问学者。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主任医师 | 眼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巩纯秀 巩纯秀,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编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1型糖尿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分会委员。 | 主任医师 |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王焕民 王焕民,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科室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导师为著名小儿外科专家李振东教授。1990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96年考取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小儿外科学创始人张金哲院士。1999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院工作,2005年1月16日至2006年1月16日,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学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肿瘤外科,近年来对小儿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有较深入研究。擅长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脂肪母细胞瘤、畸胎瘤、肾上腺皮质癌、甲状腺癌等恶性及交界性肿瘤,还有淋巴管瘤、血管瘤、错构瘤、脂肪瘤、胰腺囊实性瘤、纤维瘤等良性肿瘤。一些相对少见肿瘤如婴儿型纤维肉瘤、卡波西肉瘤、横纹肌样瘤、肾外型肾母细胞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腺泡样软组织肉瘤病等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北京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防治规范化培训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肿瘤研究课题多项,可支配科研经费累及逾200余万元。近年来发表SCI文章2篇,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主编、参编专业书籍5部。 | 主任医师 | 肿瘤外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崔永华 崔永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20年。北京市“十百千”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215”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首都市民学习之星”、“中国人文医师”和“北京优秀青年医生”,2020年获第四届“国之名医”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主要研究的疾病种类包括抽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广泛发育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抑郁症及网络成瘾等行为问题,研究范围涉及该领域的病因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以及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同时重点研究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多次在中小学对教师和父母做培训,为企事业单位包括综合医院、公安民警、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北京大学教职工做心理减压,走进社区开办健康教育大课堂,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科普教育和宣传。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中作为心理专家深入一线心理救援,目前为国家应急救援队员。自2015年开始承接国家卫计委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项目。2015年在江西修水县、遵义等地完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抽动调查项目,积累了大量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数据资料。目前所在团队依然在国家卫计委的领导下,致力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如制定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各层培训手册、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网络等。兼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青年委员、儿童精神病学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妇幼保健及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多动抽动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睡眠研究会儿童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专业委员会心理行为发育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神经科学学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精神科杂志》第六届编委;《European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try》、《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World Jou | 主任医师 | 精神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袁越 袁越,女,主任医师,副教授 ,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心脏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药物临床试验负责人。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心血管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小儿心血管组委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并担任多家儿科核心期刊的编委。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本科,首都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在心内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川崎病、风心病等疾病诊治,各类心律失常,和抢救暴发性心肌炎、严重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危重患儿方面更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食道调搏、临时起搏器、心内电生理、小儿射频消融等技术操作。在小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近年来成功完成小儿射频消融近600例。国内率先开展Ensite-Naxv三维标测系统在儿科射频消融术的应用。曾于1999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院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进修一年,2003年意大利波罗尼亚圣多拉医院研修小儿临床心血管科疾病半年;参加新加坡国际干部管理学院的管理培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GCP)培训,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心脏病会议交流。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参编书辑十余部。 | 主任医师 | 心脏内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