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济医院 知名专家
姓名 | 职称 | 科室 | 所在医院 |
---|
包映晖 包映晖,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科室行政副主任和神经肿瘤专业组组长。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美国Barrow神经外科中心等进修学习,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脊柱脊髓学组副组长。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王桂松 王桂松,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颅内肿瘤、癫痫,脑积水等神经外科手术,尤其在癫痫、帕金森氏病、药物成瘾、各种神经电刺激调控手术(难治性癫痫、帕金森、尿失禁等功能神经外科领域,诊治疑难病例及手术超万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国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和温哥华总医院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上海东方脑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常务理事,上海国际脑健康论坛秘书长,脑健康杂志执行主编,上海市民主建国会医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协会联盟会员,Epilepsia中文版编委等。创办了《脑健康》杂志、上海国际脑健康论坛、上海东方脑科学研究所等,在健康促进、脑科学技术研发、脑康复、智能医疗等有所创新,专注老年性痴呆研究,与民间中医奇人刘湘秋合作研发脑活力药方,治疗痴呆有奇效。领衔及承担国家级、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上海市经信委等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科普文章100篇,著有《脑健康百问》、《老年性痴呆》等。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殷玉华 殷玉华,男,主任医师,教授,脑肿瘤专业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硕士生导师,1989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昆明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在临床上拥有扎实的神经外科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脊髓拴系和颅脑创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颅内肿瘤、颅内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脊髓肿瘤及拴系的各种复杂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2014年、2015年度中国名医百强榜中,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治疗连续多年排名前列。 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德国马尔堡大学医院做访问学者并担任临床医师,师从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Prof. Dr. Bertalanffy接受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培训,学有所成。对诊治颅内各类疑难复杂肿瘤(如前床突脑膜瘤;海绵窦旁脑膜瘤;中央区肿瘤;听神经瘤;第三、四脑室内肿瘤;脑干肿瘤及颅底肿瘤)、颅内各部位脑血管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脊髓疾病有很深的造诣,擅长这些疾病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作为中国第一代r-刀医师,精通放射神经外科(r-刀)理论和治疗技术,擅长用r-刀治疗颅脑各类肿瘤、脑血管畸形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如三叉神经痛)。 由于长期在临床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5年以来以项目负责人申请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校级横向研究课题二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二篇),参加编写著作三部。医疗专长:擅长对各类颅内肿瘤、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脊髓疾病的诊断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精通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和功能性疾病的放射神经外科(r-刀)治疗。 | 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楼微华 楼微华,女,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系,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至今于仁济医院妇产科工作(其中2005年6月至2005年12月任嘉定中心医院妇产科行政主任)。 | 主任医师 | 妇产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薛寒冰 薛寒冰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女,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7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消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近年来主攻消化道疾病的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目前担任上海医学会食管门静脉高压学组青年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绝大多数发表于中华系列杂志及核心期刊。其中sci杂志收录1篇,影响因子6.08。目前以第一责任人承担上海市卫生局临床课题一项,承担仁济医院临床医疗骨干课题一项,完成211重点学科子课题一项。2009年赴日本国立东京大学附属病院和神户佐野医院学习进修NBI、CLE及ESD等内镜新技术,曾受到国内外权威专家的肯定。在戈之铮教授的带领下,在我院首次开展NBI及共聚焦内镜检查及EMR、ESD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每周完成胃镜检查40余例,结肠镜检查20余例,超声内镜10余例,NBI及染色内镜检查20余例,共聚焦内镜7-8例,每周完成消化道病变的ESD治疗3-5例,目前已参与完成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治疗(ESD和EMR)50余例。<上海医学会食管门静脉高压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镜清洗消毒学组委员 | 主任医师 | 消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毛家亮 毛家亮,男,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主任医,上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行为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委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学组委员。 | 主任医师 | 心内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房静远 房静远,男,主任医师,教授,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先后在美国NIH和密歇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和客座研究近4年。2005年5月起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长,2010年5月起兼任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目前是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重中之重”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A类)主任、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内科消化)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和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先后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了15项国家级项目。发表论文270篇,其中SCI论文全文112(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93篇),包括Science、Lancet Oncol、Gastroenterology、JNCI、J Virol、J Immunol、Am J Epid、Carcinogenesis、JBC、Neoplasia 、J Pathol、Int J Cancer、Am J Clin Nutr、Mol Cancer Ther等。主编和副主编专著6部,其中主编并出版了国内首部表观遗传的专著《表型遗传修饰与肿瘤》(上海科技出版社)和第一副主编《肿瘤表遗传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信号通路与大肠癌预防)授权3项。 以第1完成人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和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09-1996/06,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内科),博士;1996/08-至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和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2004/01-2004/12,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Center,客座研究;1999/06-2001/08,美国NIH/NCI,博士后; 1998/09-1999/05,美国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医学院消化内科,访问学者; 1990/07-1993/08,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1984/07-1987/08,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 主任医师 | 消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陈萦晅 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慢性肝病的诊治及小B超的诊断中华营养学会圆满道肿瘤组成员兼秘书长;上海营养学会青年委员兼秘书长;上海杂志营养学组副组长;胃肠病学组委员会编;《消化病杂志》编委员会论文研究: 1. 陈丽思, 傅琳, 孔祥, 徐杰, 王振, 马祥, 甲义光, 陈玉霞(通讯作者), 方景琰. 含有 Jumonji 结构域的蛋白质 2B 沉默在结直肠癌中通过 STAT3 通路诱导 DNA 损伤反应。BJC, 2014 2. 陈玉霞, 方金玉. 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机制的当前观点:生物标志物和分子事件的进展。Gastrointest Tumors 2014;1:2-8 3. Wang Y、Wang Z、Fu L、Chen Y(通讯作者)、Fang J. 食用豆类与结直肠腺瘤风险: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公共科学图书馆一。2013 年 6 月 24 日;8(6):e67335。doi:10.1371/journal.pone.0067335。Print 2013. PMID: 23826270 4. Chen YX, Qiao L. 溃疡性结肠炎中腺瘤样和非腺瘤样发育不良相关的病变或肿块。J 挖掘磁盘。2013;14(4):157-9 5. 付 LN, Chen L, Yang J, Ye T, 陈玉霞(通讯作者),方景琰。HIF-1α 诱导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JMJD2B 通过表观遗传机制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致癌作用,2012 年;33(9):1664-1673。6. 叶涛, 陈玉霞 (通讯作者), 方景琰. 血清中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用于胃癌筛查。Mini Rev Med Chem,2010 年,8 月 18 日,印刷前电子出版。7. Chen YX, Gorelik G, Strickland F & Richardson B. ERK 和 JNK 信号减弱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导致“衰老”CD4+CD28-T 细胞基因过度表达。J Leukoc Biol, 2009, Epub 印刷前 8. Xiong H、Zhang ZG、Tian XQ、Sun DF、Liang QC、Zhang YJ、Lu R、Chen YX(共同通讯作者)和 Fang JY。抑制 JAK1、2/STAT3 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停滞、并减少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肿瘤细胞侵 | 主任医师 | 消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陆红 陆红,女,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消化内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1992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6月获博士学位。2002年4月至2005年7月在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从事博士后研究。毕业至今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幽门螺杆菌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参与研究筛选的根除Hp新方案入选中国和欧美 Hp研究的共识意见和指导方针。主持2007年、2008年和2012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2006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2007年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一届银蛇奖(二等奖)。近年来共发表SCI(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收录论文11篇,影响因子总和52分。擅长肠胃道(包括幽门螺杆菌)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担任5年制、7年制和8年制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诊断学、内科学和医学英语的大课教学。担任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医生的临床带教。 | 主任医师 | 消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陈炜 陈炜,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结石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分会胆道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多区域诊疗协作学组委员。长期从事胆道、胰腺疾病、疝与腹壁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拥有扎实的普外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胆道和胰腺领域的各种复杂手术,如胆囊和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和脾脏肿瘤的规范化外科治疗。“围肝门外科技术体系治疗围肝门胆道疾病”的临床医疗特色突出,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应用“顺逆结合肝门显露”手术路径,有效提高了肝门胆管癌、胆囊癌、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狭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和胆管囊肿等围肝门胆道疾病的病灶手术切除率,大幅降低并发症率与死亡率,提高复杂胆道疾病的治愈率、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上海市“Mini PDX药敏试验在胆道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前瞻性应用”的临床研究。同时擅长腹股沟疝、造口旁疝、切口疝以及其他各类腹壁疝的外科治疗,开展腹壁疝的微创治疗,成熟运用局部麻醉方法开展腹股沟疝手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编写“肝、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等专业著作2部,参与编译“腹壁疝外科治疗学”、SAGES疝外科手册等专著。2007年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 | 主任医师 | 胆胰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